研究背景: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最近研究阐明了心房心肌病(ACM)是房颤发生的原因之一,进而造成心房血栓形成和卒中。然而,心房病变复杂而持久的致病过程仅被实验模型部分复制,其潜在的分子行为和信号通路仍知之甚少。
大型动物(山羊、猪和狗等)是房颤研究的重要模型,这些模型构建通常是快速心房起搏或人工诱导二尖瓣功能不全,成功率较低、花费较高,而鼠的模型构建更节省成本。但小鼠在没有程序化电刺激的情况下通常不会发生房颤,具有自发性房颤的模型需要基因修饰来诱导稳定和可遗传的重构。

 

启动子中的cAMP响应元件(CRE)与cAMP响应元件蛋白(CREB)和cAMP响应元件调节器(CREM)作为二聚体结合,该二聚体控制下游信号分子的活性,参与转录信号通路。CREM的一种IbΔC-X亚型,Muller教授等人利用TALEN系统开发了一个表达CREMIbΔC-X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这些转基因小鼠表现出包括心房增大、自发性房颤和左心室肥厚等心脏表型。功能分析显示该模型中心房纤维化、传导系统受损、肌浆网Ca2+渗漏增加。因此,CREM-IbΔC-X是一个合适的靶基因,具有广泛调控功能参与发病机制。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修饰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的内源性基因。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生成心脏特异性的CREM-IbΔC-X转基因小鼠(称为CS-CREM小鼠)。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实验结果: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CREM-IbΔC-X的表达增加

CREM-IbΔC-X是CREM转录因子的一种亚型,是cAMP信号传导的抑制因子。转录组学研究表明,CREM/ATF1家族靶基因的下调与人类AF易感性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CREM-IbΔC-X在房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获取了窦性心律患者和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

 

首先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anCREM蛋白的表达(图1A)。结果表明,房颤患者心房样本中泛CREM蛋白的表达普遍较高。同时检测CREM蛋白及其亚型的表达(图1B)。结果一致显示,与野生型CREM蛋白及其亚型对应的3条主要条带(~37、30和20 kDa)在AF组中更为明显。使用qPCR评估了CREM-IbΔC-X亚型的mRNA水平(图1C)。结果显示,在房颤患者的心房标本中,CREM-IbΔC-X亚型的表达明显增加。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Figure 1.房颤患者心房样本中CREM-IbΔC-X蛋白表达的验证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S-CREM小鼠

在本研究中,作者使用CRISPR/Cas9系统在小鼠(称为CS-CREM小鼠)中诱导心脏特异性的CREM-IbΔC-X过表达。

 

靶向策略如图2A所示,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将靶基因成功整合到小鼠H11染色体中。对三种高危sgrna进行了可能的脱靶效应试验,研究表明在CS-CREM小鼠中脱靶效应和随机插入CREM-IbΔC-X在C-CREM小鼠中是不可见的。

 

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鼠表现出相同的外观和大小(图2B)。为了鉴定小鼠的基因型,作者使用特异性引物序列扩增DNA,野生型(412 bp)和靶向小鼠(307 bp)产生不同的条带,如图2C所示。

 

生存分析显示,纯合子小鼠的寿命不到一个月;杂合子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之间的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图2D)。5只产后杂合子雌性小鼠中有4只在出生后死亡,高于平均死亡率。可能怀孕增加了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产后死亡。因此,将雄性杂合子小鼠与雌性野生型小鼠交配,产生杂合子后代,同时验证了杂合子小鼠的CREM-IbΔC-X基因在子代中稳定表达。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Figure 2. 靶向插入CREM-IbΔC-X并生成CS-CREM小鼠

 

CS-CREM小鼠的心房电生理重构

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杂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之间的差异。心电图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杂合子小鼠的p波振幅明显降低,而p波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图3B-C)。在12周龄时,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杂合子动物的心房早搏负荷显著增加(P = 0.0128,图3D)。此外,在8周龄时,1只杂合子小鼠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发生了房颤,在16周时发生房颤的概率为20%(9/41)。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杂合子CS-CREM小鼠中AF的患病率增加。到28周时,60%(25/41)的杂合子小鼠发生了AF。log-rank 13检验显示,两条无AF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1,图3E)。
为了进一步探索CS-CREM动物自发性房颤的电生理特性,作者对20周龄野生型(wt)和杂合子(ki/wt)小鼠的心房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ki/wt小鼠的心房表现出不均匀的电传导,如自发节律和8Hz起搏下的折返(图3F)。传导速度的计算表明,ki/wt小鼠心房电传导速度明显低于年龄匹配的野生型小鼠自发(0.90 ± 0.046mm/s vs. 1.27 ± 0.22mm/s,P = 0.0459)和8Hz(0.71 ± 0.024 mm/s与1.10 ± 0.23mm/s,P = 0.0392)(图3G-H)伴随心房有效不应期的显著延长(图3I,42.733 ± 5.93 ms与30.83 ± 1.04 ms,P = 0.0268)。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Figure 3. CS-CREM小鼠的心房电生理重构

 

CS-CREM小鼠的心房结构重构

考虑到心房病变可形成房颤的底物,作者利用超声心动图和Masson染色对CS-CREM小鼠的心房结构重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别在出生后12周、20周和28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后两个时间点,与年龄匹配的野生型对照组相比,杂合子CSCREM小鼠显示出明显的心房增大。12周后,野生型小鼠的心房大小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杂合子CS-CREM小鼠的心房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12周vs. 28周,P=为0.0266)。

 

在同一时间点进行Masson染色,以评估CS-CREM和野生型对照小鼠的心房纤维化(图4A)。杂合子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年龄匹配的CS-CREM小鼠表现出心房纤维化显著增加。此外,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在12周和28周之间均表现出心房纤维化的增加趋势,但只有杂合子小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1,图4D)。与心房重构相反,心室纤维化没有显著性差异,从12-28周,杂合子CS-CREM小鼠的射血分数在50%左右波动,但保持不变。本研究结果提示,衰老可能会促进CS-CREM小鼠的心房纤维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Figure 4. CS-CREM小鼠的心房结构重构

CS-CREM小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为了探讨CS-CREM小鼠心房病变的潜在机制,作者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收集28周龄杂合子小鼠(ki/wt,n = 4)和野生型小鼠(wt,n = 4)的心房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实验。结果显示,共表达了786个不同的蛋白,其中365个蛋白显著上调,421个蛋白显著下调(P值0.05,foldvhange1.5)。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与年龄匹配的野生型小鼠相比,CS-CREM小鼠中Myl4和Nppa表达下调。对CS-CREM小鼠中上调基因的分析显示,与病灶粘附和血小板活化相关的基因强烈富集(图5C)。下调基因的富集图谱显示,在CS-CREM小鼠中,有多种受影响的代谢过程,特别是脂肪酸降解和氧化磷酸化代谢(图5D),这与使用来自ACM患者的心房样本进行的宝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致。通过ChIP-qPCR进一步探索了CREM-IbΔC-X可调控的下游基因,发现CREM-IbΔC-X在Myl4和Nppa的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图5E-F)。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Figure 5.CS-CREM和野生型对照小鼠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CS-CREM小鼠的药物反应

为了评估CS-CREM小鼠模型中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作者使用了胺碘酮(III类)和普罗帕酮(Ic类),参考之前关于动物干预药物剂量的研究。房颤小鼠尾静脉注射5 mg/kg胺碘酮,如图6A所示,胺碘酮有效地为所有模型终止了房颤的发作(5/5),并恢复了持续至少5分钟的窦性心律(图6C-D)。同样,1.5 mg/kg的普罗帕酮(图6B)也成功地终止了CS-CREM小鼠中AF的发作(4/4),并维持了大约5分钟的窦性心律(图6C-D)。总之,CS-CREM小鼠显示出作为体内药物试验的理想AF模型的前景。

一种新的自发性房颤心肌病模型: 通过CRISPR/Cas9在小鼠体内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AC-X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Figure 6. 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终止CS-CREM小鼠的AF

 

结论:

研究通过在小鼠中心脏特异性过表达CREM-IbΔC-X,建立了一个新的ACM模型。CS-CREM小鼠代表了一种稳定、经济、通用的模型,在研究ACM的机制和治疗靶点具有很大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