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 | 第一届斯高心脏科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会议介绍

 
会议名称:
第一届斯高心脏科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23年10月26-29日,(26日报到)
主办单位:
牛津大学医学院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
会议地点:
中国·开封建业铂尔曼酒店

 

 

会议主旨

 
会议旨在为心脏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分享心脏知识,探索前沿技术,讨论现有挑战,激发创新灵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本次会议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iPSC-CMs及类器官相关组织工程研究、心血管疾病天然药物相关研究、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价研究等四个心脏科研领域。意在展现和交流心脏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与新趋势。交流方式包括专家讲座、壁报交流等,敬请关注大会后续动态。
 
斯高电生理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携牛津大学医学院诚邀您莅临金秋的开封,叙话老友,结交新朋,分享学术,共同见证此次学术盛会的召开!

 

注册报名

 

注册日期:即日起-10月26日

注册费用:

 

报名二维码:

报名须知:

▲请扫码注册报名,务必严格按照问卷信息填写完整;

▲信息填写完成后,大会方会在1-2个工作日审批回复;

▲本次会议所有参会代表需实名注册;

▲优惠注册:在读研究生、规培生,凭有效学生证件可优惠注册;

▲大会期间交通、住宿需自理。

 

部分特邀报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持续更新中)

 

Andrew William Trafford 

 

 

曼彻斯特大学心脏病理生理学教授、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员、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在心脏生理学研究领域有 26 年的经验,研究方向为心脏兴奋收缩耦联、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在Circ Res、Circ Heart Failure、J Physiol等杂志发表了 103 篇文章,h-index 为 39,被引用 4268 次。

 

常江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组织再生与损伤修复材料、抗菌生物材料、药物缓释材料以及生物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包括对干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的调控)。在国际学术期刊Materials Today、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陈雄文教授

 

 

教授、博导、国家级高端人才(2022)、天津市级长期咨询专家(2021)、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为美国天普大学正教授(tenured)。获美国心脏协会(AHA)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心脏协会(AHA)Melvin L. Marcus青年科学家最终优胜者、HFSA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心脏协会资深会员、国家青年千人。研究方向为心脏疾病的细胞分子机理和新型治疗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美国NIH项目5项、美国宾州卫生部项目1项、美国全国性学会项目2项、参与NIH项目15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总经费240万)。在心血管疾病机制和可能预防、治疗措施、心血管钙信号和beta-肾上腺能信号方面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97篇(总影响因子1058.04),专著章节4篇, 摘要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9016次,H-指数50,i10指数88。现为多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特约审稿人或编委,中国、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学术组织的基金评审人,曾为多家世界知名药厂研发顾问。

 

David Eisner院士

 

 

曼彻斯特大学心脏生理学教授、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医师学院荣誉院士、《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杂志主编。

 

David Paterson教授

 

 

牛津大学心血管生理学教授,生理、解剖与遗传学系主任,Burdon Sanderson心脏科学中心名誉主任,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国生理学会前任主席,新西兰荣誉院士,以其在心脏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杜以梅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心内科离子通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生物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生理学会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Welcome Trust基金”课题评委。目前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和心血管免疫学研究,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作为主要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90余篇。

 

郭宇轩研究员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研究员、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PI、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主要工作结合重组腺相关病毒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心脏发育、疾病与再生的调节机制与基因疗法,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在Circ Res、Nat Commun、PNAS、Cardiovasc Res等期刊上。国家优青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郝国梁博士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学术副院长、斯高电生理研究院创始人、河南省心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交感神经对心脏电生理的调控作用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研究,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兰峰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入选国家 “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并入选北京市海聚计划。主要开展心脏病生物治疗研究,建立了首个肥厚型心肌病iPS模型(Cell Stem Cell 2013, Web of SCI 引用>400)。带领团队首次采用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对肥厚型心肌病模型进行在体基因编辑治疗(Circulation Research,202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2013#)、Circulation(2012#,2013a#,2013b#)、 JACC(2014#)、Cell Death Diff (2018*)、Nat Commun (2018*,2019*)、Bioactive Material (2021*)、 Circ Res (2021*)、Nat Biomed Eng (2023*)、Sci Adv (2023*)等发表论文45篇,其中3篇他引超过200。获批国际专利一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担任中国生理科学会衰老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北京生理科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精准医学学组组长、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编委、北京市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梁平教授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浙江省杰青”、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实验室专注于罕见性心血管疾病的模型建立和致病机制研究工作,发表SCI 论文37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Stem Cell、Circulation等。

 

Manuela Zaccolo教授

 

 

牛津大学细胞生物学教授、生理,解剖与遗传学系副主任、Burdon Sanderson心脏科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专注于研究心脏和其他细胞系统中信号传导及其局部调节。

 

Neil Herring教授

 

 

牛津大学心血管医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附属John Radcliffe医院著名心脏病专家、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牛津大学完成医学学位和博士学位,医学教科书“核心医学培训基础科学”和“Levick心血管生理学导论”的合著者,主要探索自主神经系统如何影响心脏功能和心律失常。

 

覃刚健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缺血损伤、器官保护与修复、心肌再生、干细胞与干细胞产品的治疗转化、糖脂和能量代谢。 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性论文130余篇,主持多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心脏病协会(AHA)、糖尿病协会 (ADA) 项目。

 

邱小忠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心血管组织工程、肿瘤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以及细胞与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Adv Fun Mat、ACS Nano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谭晓秋研究员

 

 

教授、博士、现任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医学电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心血管电生理学及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十余项、先后发表SCI论文40余篇。

 

汪巨峰教授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安全评价部负责人、获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具有丰富的新药安全评价工作经验。

 

吴林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引用42篇。

 

王乐禹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国家优青、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工程学、心脏组织工程、临床解剖学。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NAT BIOMED ENG、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 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王伟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等领域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十二届)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歧黄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发表学术论文310篇,发明专利授权10项。

 

王炜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理学与生物物理学博士、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肌细胞钙信号调控机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irculation、JACC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国自然面上项目以及江西省“双千计划“长期项目、江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河北省杰青、河北省百人择优支持项目等国家级与省级课题。

 

杨劲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建模仿真引导下的创新药、改良型药物开发、药品监管科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双抗、ADC、疫苗等前沿生物药的临床药理学考量。

 

张冬卉教授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专注于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器官芯片和疾病体外建模等前沿领域,以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等功能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发新型技术方法,构建心肌微器官,并基于此研究心脏病致病机理,开发针对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的新型治疗方案。具有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 Research、Circulation等顶尖杂志发表数十篇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2000余次。

 

张恒贵教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讲席教授、国际计算心脏动力学开拓者、该研究领域全球领军人物之一。取得了一系列具备独特性及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构建的虚拟心脏系统计算机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心脏功能的研究。同时,获得的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等相关技术也已应用于其他如血管、子宫和肺等生物系统模型的开发。

 

张喆教授

 

 

2015年获得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6-202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2021年任斯坦福大学讲师。2021年9月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并入选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目前担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和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学会委员。专注于心血管领域基础与转化研究,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和基因编辑技术围绕心血管领域中挑战性难题开展工作,其研究领域包括:病人特异性hiPSCs在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及再生领域的应用、非心肌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表型的高通量筛选的研究、利用hiPSCs建立药物导致心血管毒性的体外研究测试平台。在Cell Stem Cell、Circulation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27篇。荣获美国心脏协会Mentorship Program Award、国际心脏研究会欧洲分会Best Poster Prize、日本科学促进会HOPE Fellow和美国TRDRP博士后基金等。主要科学贡献包括:建立全新的hiPSCs谱系示踪工具诠释人源心脏谱系分化过程,以及首次利用病人特异性hiPSCs证明不确定意义变体的致病性,为hiPSCs应用于精准医学奠定坚实基础。

 

周瑾教授

 

 

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优青、北京市科技新星、北脑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常务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聚焦基于干细胞与新型生物材料的重要生命器官仿生构筑与再生修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地方各类项目2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Adv Mater、Adv Sci、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Nano Ener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软著12项。

 

朱晓新研究员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50多篇,编著专业书籍8本。

 

朱彦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心血管分子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主要方向为 1)心脑血管疾病现代中药的创制、技术升级和开发应用;2)天然组合药物发现及作用机理解析。主持和完成美国NIH-RO1、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包括Science、Nature Medicine、PNAS、Circulation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累计他引1万余次,h-index 52。

 

论文征集

 
一、征文范围
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iPSC-CMs及类器官相关组织工程研究、心血管疾病天然药物相关研究、药物心脏安全性评价研究等。

 

二、征文要求
(一)总体要求
1. 专业相关,重点突出,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富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且与会议主题相关。符合“征文方向”的科学实验研究和有参考价值的综述和论著,均可投稿。
2. 凡未公开发表并与药理学相关的研究论文、专题报告、综述及评述等均可投稿。已在正式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壁报不再录用。

 

(二)稿件要求
1. 摘要
(1) 摘要字数限制在800字以内,来稿使用Word文件,请按照结构摘要撰写,顺序为文题、作者、单位、邮编、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 格式要求:
字体:中文使用宋体,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文题:宋体四号;
▲作者、单位和邮箱:居中,宋体小四号;
▲摘要正文、关键词:宋体五号,1.5倍行距;
▲页面设置:页面使用A4尺寸,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cm。

 

2.壁报
请寄壁报1张。壁报来稿使用PDF文件,应按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共四项内容进行书写,并标明作者信息。
请按照80cm(宽)×120cm(长)尺寸制作,大会方将统一打印。

 

三、投稿方式
以上截稿时间为2023年10月15日
大会统一采用网上投稿方式,请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形式发送到:infor@epscopelab.com 

 

四、征文评选
大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将从征文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并给予现金或奖品等奖励。

 

五、投稿联系方式

15093657368(武老师)

15938592733(白老师)

 

会议赞助

 

大会期间将面向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宣传、展示和合作的平台。现特邀有意向单位赞助、参展,详细内容请联系:13323787711(郭博)

 

交通方式

 
1、乘飞机到达新郑机场后,可乘坐新郑机场-宋城路站(城际列车),车程约50分钟,车费30元。开封宋城路站-建业铂尔曼酒店,出租车车程约24分钟,车费约20元。

 

2、乘飞机到达新郑机场,到达新郑机场后可乘坐出租车直达建业铂尔曼酒店,车程约90分钟,车费约200元。

 

3、乘高铁直达开封北站,到达开封北站后可乘坐出租车到达建业铂尔曼酒店,车程约20分钟,车费约24元。

 

4、乘坐高铁到达郑州东站,到达郑州东站后可乘坐郑州东站-宋城路站(城际列车),车程约30分钟,车费18元/到达郑州东站后也可乘坐郑州东站-开封北站,车程约20分钟,车费24元/到达郑州东站后也可乘坐出租车,直达建业铂尔曼酒店,车程约90分钟,车费约150元。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13718521593

邮箱:scopelab@epscopelab.com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宋城路92号开封科创中心

 

 

创建时间:2023-09-08 09:11